? 导语:夜幕下的成都街头,霓虹灯在潮湿的空气中晕开暧昧的光晕。 我攥着录音笔混入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招牌上“成都新茶嫩茶上课”的荧光字刺得人眼疼。穿旗袍的接待员笑盈盈递来价目表:“680元‘品茶套餐’,包您学会‘鉴赏’。”隔壁包厢传来娇笑声,门缝中隐约可见年轻女孩正为客人“演示茶艺”,手腕上的翡翠镯子晃得人心慌。
? 导语:所谓“茶艺课”,实则是精心设计的灰色交易。 换上服务生制服潜入后厨,储物柜里堆满未拆封的“教材”——蕾丝睡衣和香水小样。领班低声训话:“客人点单‘成都新茶嫩茶上课’,就带人去VIP室,监控死角留足45分钟。”走廊尽头的保洁阿姨摇头叹气:“这些女娃子比我闺女还小两岁……”
? 导语:暗访第三天,一场突袭揭开荒唐真相。 当便衣警察冲进会所时,包厢里“茶艺师”正用口红在客人手心写电话号码。执法记录仪拍下抽屉里23本假学生证,年龄均改成了18岁。负责人狡辩:“我们真是教传统文化!”然而电脑后台数据暴露真相——成都新茶嫩茶上课的搜索量在深夜飙升300%。
? 【评论】 当“传统文化”沦为遮羞布,我们失去的不仅是道德底线,更是对年轻群体的基本保护。那些被明码标价的“新茶”,何尝不是消费主义巨轮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