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遇中国·成都站”虚拟骑行嘉年华收官 嘉年华现场,成都文旅IP“胖花”“能喵”以“骑行伙伴+文化向导”双重身份加入,带领市民穿梭于宽窄青砖黛瓦之间,开启了一段融合运动、科技与城市文化的趣味骑遇之旅。不仅如此,主办方还设置了汇聚非遗手工艺、本地特色文创、专业体育用品及宽窄巷子特色商品的主题市集,实现了体育、科技、文化与商业的多元融合。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重镇,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成都的商业地产市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尤其是在不同区域出现的“成都半套店”,逐渐成为投资者和创业者关注的焦点。这种业态,既兼具成本优势,又满足部分客户对空间的基本需求,成为不少人“看好的”一个新的趋势。
在成都的商业地产网络中,半套店的出现,反映出行业内对空间利用效率的重视。这类店铺多分布于城市的次中心区域,租金相对一线城市或核心区域要低20-30%,对于创业者来说,降低了门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商业地产市场的租金增长率保持在6%,而半套店的租赁需求同比上涨了15%。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或品牌商开始意识到,合适的空间和合理的成本对于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四川成都首条交流制式全自动运行地铁13号线一期车站亮相 而在硬件与设计方面,13号线一期以“诗意天府、人文成都”为主题,打造了杜甫草堂站、青羊宫站等9座艺术车站。其中杜甫草堂站以“诗歌圣地”为核心,流线型天花板与暖色灯光呼应杜甫诗句意境,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建设中,项目创新采用“半盖挖法”,在光华村站至华西坝站6个站点实现作业区与通行区域仅距0.6米的极限施工,最大程度降低对地面交通影响;盾构机在锦江河床下掘进1170米,创下成都地铁最长穿江隧道纪录,且实现“零换刀”安全贯通。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成都的年轻消费群体对多样化的购物和娱乐体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半套店以其灵活的使用方式,成为零售、咖啡馆、文化体验店的“理想”选择。比如一家主打文创商品的半套店,面积约为50-70平方米,租金只占整体物业的30%左右,却能满足多样化的设计与创新需求。据业内人士披露,成都的文创产业在城市骋顿笔中的占比已超过10%,这个行业的快速成长也正带动了半套店的繁荣。
从投资角度来看,购买或加盟成都半套店的风险相对较低。由于其空间有限,初期投资成本普遍控制在20万到50万之间,而利润空间也开始显现。根据某地产中介的调研,许多半套店在运营半年后,月均收入能达到2-5万元,回报率在15-25%之间。对于资本有限的创业者,这无疑是一种很具吸引力的模式。随着“成都半套店”模式的不断推广,也推动了行业相关的供应链发展——设备、装修、管理服务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去年相关产业的总产值已突破50亿。
全球“熊猫伙伴”相聚成都 深化生态保护共识 中新社成都11月21日电 (单鹏)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21日在成都开幕。此次大会以“共护熊猫家园、共建美丽世界、共享开放机遇”为主题,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和业内人士,以大熊猫保护和文化交流为载体,共探全球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科学路径。
不过,半套店的兴起也伴随着一定的行业挑战。空间分割的灵活性虽增加了创业的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管理难题,尤其是在租赁协议和物业维护方面。可能会出现“租约短期化”、物业管理不善等问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成都目前约有20%的半套店在运营两年以上仍面临盈利压力。这个行业还在逐步探索成熟的管理体系,以及标准化、专业化的运营策略。
总体来看,成都半套店行业正处在快速上升期。从租金水平到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都在推动行业发展。未来几年,随着政策扶持和市场的进一步繁荣,这类业态很可能成为成都商业地产的一部分“新常态”,同时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切入点”。不过,保持敏锐的市场感知和科学的运营策略,才是打开未来局面的关键。
2025年第八届“一带一路”锦江杯成都全球象棋双人赛启幕 本届赛事由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办。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席霍震霆通过视频致辞,寄语赛事成为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世界象棋联合会第一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象棋协会主席贺凤翔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